今天,是第29个国际残疾人日,今年的主题为——更好地重建:朝着一个包容残疾人、无障碍和可持续发展的后2019冠状病毒病世界。疫情期间的北京,一出以残疾人的命运和遭遇为主要题材的话剧《危机公关》打动了观众的心。该剧获得 “戏剧中国”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举办的2019年度作品征集推选活动上佳作品第一名,并于12月1日至4日第29个国际残疾人日之际,在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未来剧场被再搬上话剧舞台,受到观众热烈欢迎。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王梅梅,北京市残联理事长吴文彦,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联相关领导莅临现场观演。
这是一出以残疾人生活、命运、抗争为主题、为诉求的接满地气的话剧,有因误饮假酒失去光明,未失心中阳光的盲人;有曾经代销假酒,致人终身残疾,终生负疚,寻找救赎的成功商人;有一群阳光、向上,嫉恶如仇,敢爱敢恨的年轻人。全剧曲折跌宕,情节感人,催人泪下。
这部展现残疾人积极向上精神面貌的原创话剧于五年前首演,是由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投资主办,北京综艺博览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创作承办。双方探索以视觉冲击力最强的话剧形式,展现当今社会的各种矛盾冲突,以及在社会大背景下,残疾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创新合作模式方面,不断摸索,连续推出了四部真切关注社会现实生活,深刻揭示当代人内心世界的原创话剧——《借光》《危机公关》《世界就在我眼前》《北极光》,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引发强烈的共鸣。
北京市残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残联不仅仅是残疾人的家,时刻关心残疾人,帮助残疾人,更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希望全社会更加关心支持帮助残疾人这一群体,创作出更多反映残疾人生活、诉求,走进残疾人内心世界,将残疾人的命运同整个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话剧、电视剧、电影、舞蹈等艺术形式,讴歌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环境。
话剧《危机公关》通过话剧跌宕起伏、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演员富有感染力的独白和对话,使观众与演员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在潜移默化中传播了残健融合的理念。该剧曾于2015年10月24日至12月3日期间首次公演25场,场场爆满,观众反响强烈。
这是一部贴近时代、贴近现实的作品。本剧通过两个生活境况有着巨大差异的家庭构建起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核心旨意直指当下社会热点,涉及诚信良知、商业道德、灵魂救赎等精神领域话题。深入浅出地阐明了这样一个主题:“罪恶一旦为之,就会彻底夺走内心的安宁,惩罚迟早要来敲门——任何逃避法律和良知的‘公关’都不能给罪恶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救赎……”本剧另一个亮点,是塑造了戴望远这位残疾人共产党员的形象,虽然他失去了光明,但内心深处却有着一双寻找光明的眼睛。本剧对他这个基层共产党员的艺术塑造,展示了当代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乐观进取、矢志不移秉持社会正义的精神风貌。
著名文艺理论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评价该剧:“超越了对个人品质的剖析,并以起伏跌宕、扣人心弦的剧情提示人们:近似残酷战场的经济活动很可能会把人们心中最卑劣的、最魔鬼的欲望催化出来,如果法律与道德缺位,必然是欲望不断扭曲,无所不用其极。《危机公共》就是在警示人们:在商品交换,获取财富的同时不要迷失人的本性。”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观后认为:“《危机公关》主题立意很深,剧情和立意都超越了残疾人话题。是一部深切关注人生、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的话剧,是一部“写人民、为人民、表现人民、服务人民”的好作品。
中国文化报副总编辑、著名戏剧评论家徐世丕说:“《危机公关》可以看作是一次当代人灵魂深度叩击与价值观剖白的精神拷问。在人们因忘却理想与崇高、醉心于蝇营狗苟敛财逐富的冷酷现实下,这样一个深掘两代人心灵撞击与两个家庭矛盾纠葛交织的社会悲剧,直击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原罪救赎的情感透视心路历程,确实是一首真诚与虚假、正义与邪恶较量角力的震撼悲歌!”
著名文学艺术评论家汪守德认为该剧:“是一部紧贴社会生活现实,又回归话剧艺术传统的力作。编导对众所关切忧虑道德良知缺失现象,以道德审判和灵魂拷问的方式,极具思辩性与震撼力地表现了出来。其所反映的是原罪与救赎间的挣扎,是失范与良知间的纠结。其戏剧张力与艺术魅力极为强烈,其现代性与警世性亦不言而喻。”
著名作家王树增对《危机公关》不吝词汇:这是一部真正回归话剧魅力并具有深厚艺术功力和深刻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如此高质量的当代题材的话剧作品已经多年没见,令人振奋!
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戏剧评论家杨乾武感叹:“这部剧勇敢地直面现实,坚持与时代同步,与祖国现代化进程同步。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
附:剧本金句摘录
“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眼睛明澈透亮,却鬼使神差走上歧途?而有的人面前一片黑暗,内心却持守着一份良知的光明。”
“罪恶一旦为之,就会彻底夺走内心的安宁,惩罚迟早要来敲门——任何逃避法律和良知的‘公关’都不能给罪恶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