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一个普普通通的词汇,但若是再加上“危机”二字,变成“危机公关”,那所代表的意义就不一样了。在现如今的社会当中,时时刻刻都有突发事件的发生,那么此时的“危机公关”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这种类似于“舆论引导”的做法,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 在历史当中也有很多。甚至于,古人在运用危机公关的熟练度比现代人还要高。
相信很多人都曾听说过范仲淹,此人的名气也是相当的大。在范仲淹的后人当中,就有一位危机公关能力非常强大的人,此人名叫范文程,是清朝初年的大臣。当年满清入关的时候,正是因为范文程的舆论引导才使得满清最后定鼎中原。而他也是当之无愧的满清第一功臣。
1644年的时候,闯王李自成攻占北京城,当时的顺治帝与李自成商定“并取中原、同享富贵”。但在李自成成功攻占北京城以后,范文程建议顺治帝改变策略,将原有的策略改变为“消灭闯贼,为崇祯与大明百姓复仇”的口号。一时之间,舆论倒向顺治。后在清兵彻底在北京城站稳以后,范文程又改变了策略。
当时的范文程曾建议顺治下令让所有的清军全部披麻戴孝,以此来纪念崇祯皇帝。这一次适时的舆论引导,让很多人对这支“侵略者部队”有了很大的好感。就这样,本因是“侵略者”的清军,经过两次舆论引导,摇身一变称为“正义之师”。有着道义的支持,让清军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也减少了全国各地的抵抗。至此,盛世清朝便开始了。康熙皇帝曾评价范文程时说到:“文程一人,可抵雄兵百万”。
其实在中国的古代还有很多利用舆论的典故。如明朝时期的建文帝朱允炆,在其继位以后,曾进行大举削藩政策。燕王朱棣不服朱允炆,随即摇身一变称为“勤王之师”,一曲“清君侧”,得到众多人的支持。在其攻破南京后,因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专门为其举行“国葬”,以表哀悼之情。燕王的手段也是非常厉害的。
其实历史上利用“舆论”的事件层出不穷,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但即便是失败了,也是足以改变历史进程的。如陈胜吴广起义、汉文帝时期的“七国之乱”等等。其实在帝王心术中,也有利用舆论的典故,那便是“罪己诏”。和平时期的“罪己诏”,,可以为国家笼络民心,树立形象。但光绪的“一纸罪己诏”直接让清朝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