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南方应急管理研究院与北京广监云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一款专注于安全应急领域的专业认知智能模型“大羽安全应急模型V2.0”在北京北京希尔顿酒店正式发布上线。该模型整合和优化训练了海量安全应急专业数据,深入理解了安全应急相关的复杂问题和情境,具备了一定的业务推理与关联分析、智能辅助决策、自我学习与知识更新、文本高效生成、图像理解分析、多模态融合与应用拓展能力,专业知识问答更准确、预案制定修订更实用、图像识别解答更专业、法律法规解析更全面。
广东南方应急管理研究院院长闪淳昌在发布会上致辞,他表示,大羽安全应急模型立足于服务政府及有关部门,服务企事业单位,服务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事业。力求在安全应急领域为用户当好助手。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郑国光在讲话中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大语言模型在安全应急管理领域的应用前景日益受到关注。这些先进的大数据处理工具不仅能够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文本,还能在安全管理、防灾减灾救灾的各个环节中发挥关键作用,从而提升整体的应急响应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效率。
他认为,大羽安全应急模型会在风险评估、虚拟培训、公众教育等多个方面发挥不俗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防灾避险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空军少将、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南方应急管理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志杰代表广东南方应急管理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向大羽模型研发团队表示祝贺,他指出:今天发布的大羽模型V2.0版是一个阶段性成果,也是它持续进步的一个新起点。希望南方院的团队能够坚持“今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理念,不断创新,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不断为国家的安全发展贡献力量。
闪淳昌院长、郑国光会长、陈志杰院士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交通运输部原安全总监、广东南方应急管理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家慧,上海市突发公共事件专家组组长、广东南方应急管理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柴俊勇,广东南方应急管理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闫鹏,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教研部主任、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副会长马宝成,国家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苏洁,中国科学院大学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院院长李颖,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副会长陈兰华为大羽安全应急模型V2按下了上线启动键。国内安全应急行业130多位专家领导出席了“大羽安全应急模型V2.0”的发布会,并现场测试体验了模型的各项功能。
据用户体验,大羽安全应急模型具有四大特点。
一是实现了交互式对话。利用自然语言识别技术,以问答形式与使用者进行互动交流,可以自然的、连贯的、多轮的回答使用者提出的安全应急知识相关的问题,可以是常规的文字交互,也可以是语音交互,问答机器人、数字人等多种表现形式。
二是具有内容创作的文秘功能。根据当前事件类型和业务要点,自动关联生产出与业务相关的业务内容,如业务报表、文案文书、事件报告等,针对工贸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需求,自动生成标准化的更加实用的应急预案。
三是具有使用者上传图片的解析功能。除了文本语音交互内容的生成,还能处理图像,对手机随手拍的照片进行智能识别,通过先进的图像处理和深度学习技术,识别出潜在的安全风险。同时,它还会根据识别结果,对应具体的法律法规,给出详细的整改意见和建议。
四是具有对特定需求的分析研判功能。基于对历史数据和案例解析,整合来自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综合性的分析,预测安全应急事件的发展趋势,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洞察和建议,生成有见地的报告或摘要。可以根据特定任务或领域的需求进行进一步的精调和适应,以提高其在该领域的分析能力。
据研发团队介绍,“大羽安全应急模型”的独创性是利用人工智能认知模型技术,基于大数据下的各级法律法规、安全管理条例、行业标准规范、事故案例分析、安全应急常识,开发并训练综合性知识能力服务底座,对外部应用提供接口服务,为具体的细分安全应急应用场景定制输出专业的、权威的、可溯源的知识服务。为各级政府机关、各行业企事业单位、社会民众等各级社会安全应急参与者打造综合性安全应急知识服务体系,具备业务推理、关联分析、智能辅助功能等,为提升安全风险与隐患识别排查、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智能辅助、自然灾害防治智能研判、应急处置智能辅助决策、应急救援智能协同调度、应急情报智能分析与社会动员能力提供全场景、通用化的人工智能服务,做到了在一个大语言模型作为基座支撑多个应急应用场景,促进人工智能在应急管理多场景中的广泛应用与技术研究,为多场景下的安全应急社会化服务提供了平台。
广东南方应急管理研究院团队将进一步发挥专家智库优势,持续丰富、完善“大羽安全应急模型”的应用场景,构建安全应急知识图谱,增强知识底座服务能力,优化大众的使用体验,助力“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社会环境的形成,并提供技术和知识能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