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5日讯(记者王婉莹) 今后,“我国对市场准入的审批将实行‘清单化’管理。为了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强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全国统一性,还将实行‘全国一张清单’,明确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应由国务院统一制定,未经国务院授权,各地区各部门不得自行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不得擅自增减、变更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条目。”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司长徐善长25日表示。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24日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王婉莹/摄
新鲜出炉!24日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24日下午印发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简称“负面清单2018版”),标志着我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进入了全面实施的新阶段。据悉,清单主体包括“禁止准入类”和“许可准入类”两大类,其中禁止准入类4项、许可准入类147项,一共有151个事项、581条具体管理措施,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草案(试点版)》(简称“负面清单试点版”)相比,事项减少了177项,具体管理措施减少了288条。
徐善长介绍,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意味着我国在市场准入领域确立了统一公平的规则体系,意味着清单之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自主选择是否进入,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不能再随意出台对市场准入环节的审批措施,真正实现了“非禁即入”。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厘清了市场和政府在市场准入环节发挥作用的边界,市场主体可以根据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一目了然地知晓什么不能做、什么需要审批许可、什么可以自主决定,从而为市场主体的创业创新提供了巨大空间,有利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市场准入环节发挥决定性作用。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实施后,无论是国企、民企还是混合所有制企业,无论是内资还是外资,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一视同仁,享有同等的市场准入条件待遇。”徐善长强调,“在政府层面,要求政府从‘重事前审批’转变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将监管关口后移,把更多监管资源投向加强对市场主体投资经营行为的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强化政府在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方面的功能。”
国家发改委25日就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王婉莹/摄
重大突破!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是一项创新性的制度改革
徐善长表示,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党中央部署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国际上没有可以参照的先例。2016年,制订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草案(试点版)》,在天津、上海、福建、广东4省(市)开展试点。2017年,试点范围扩大到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等15省(市)。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修订形成《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草案(2018年版)》。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副司长万劲松万劲松介绍,《负面清单2018版》在《负面清单试点版》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优化整合,“该减的坚决减,该留的科学留,该增的合理增。”
首先,主清单不再逐条列出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事项,具体相关法律措施以清单附件形式列出,便于市场主体参考。其次,将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有修订调整的7条措施作为附件列出,其他措施不再逐条列出。第三,在清单中增设“地方性许可措施”栏目,进一步提升清单的完备性。这些地方许可措施主要把地方法规设立的准入类许可事项纳入进来,解决了地方根据《行政许可法》设立的地方性市场准入管理措施与全国清单如何衔接的问题,使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不再有空白领域。
经过调整,《负面清单2018版》共列禁止和许可类事项151项,总体上比《负面清单试点版》原有的328项减少了177项,压减幅度达54%。
全国一张清单!强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统一性
“负面清单”是个热门词汇,一些地方包括行业,区域性的或者行业性皆有负面清单,对于如何处理《负面清单2018版》和其他负面清单的关系,徐善长表示,为了建立全国统一市场,要强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全国统一性,实行“全国一张清单”。明确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应由国务院统一制定,未经国务院授权,各地区各部门不得自行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不得擅自增减、变更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条目。
#p#分页标题#e#“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编制的行业性、领域性、区域性负面清单,应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中。涉及行业性、领域性、区域性等方面确需采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出台相关措施的,应以目录形式发布,并纳入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确保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
徐善长还举例道,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互联网行业市场准入禁止许可目录》都已统一纳入《负面清单2018版》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