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资产价格下行与市场避险情绪蔓延,公募基金产品发行出现较大变化。一方面,基金募集失败和募集期限延长的案例明显上升;另一方面,为提振持有人信心,基金公司加大自购力度。但因市场整体不景气,自购效果并不明显。业内人士认为,基金公司要想获得市场认可,归根到底还是要看投资业绩。从根本上看,基金公司还需在主动管理能力方面练好内功。
募集失败数量大增
数据显示,截至12月27日,2018年以来有33只基金募集失败(其中有19只为股基和混基),较2017年的20只增加65%。同时,2018年以来还有130多只产品发布延长募集公告。值得一提的是,单在2018年12月,在变更募集期的40多只产品中,与逾八成固收基金提前结束募集不同,有超过80%的股基和混基等权益产品延长了募集期限。
业内人士认为,上述现象与今年权益市场低迷不无关系。
首先,发起式基金的募集失败,是因为投资者申购热情降低,达不到“认购人数不少于200人”和“募集规模不低于2亿元”的发行要求。其次,“投资者购买意愿降低后,产品定位失误与主代销渠道挤压,导致产品延期募集。”深圳某公募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今年延期募集的产品多集中在中小基金公司,这类公司的渠道品牌认可度和基金经理影响力相对处于劣势。同时,华南某公募人士表示,在此前市场转暖时新基金申报增加,但募集期遇上市场变冷,发行节奏被打乱,“因为市场存在滞后反应。”
此外,监管因素也是原因之一。上述深圳公募人士表示,为避免以往机构冲规模等影响,今年对产品持有人集中度进行约束,对发行和募集有影响。例如,此前就有基金公司旗下新基金产品的单一持有人份额超30%,被告知无法备案成立。“延期募集会对基金公司销售端产生更大压力,未来公司申报产品时会趋于谨慎。”上述深圳公募人士说。
自购资金增近四成
与此同时,今年基金自购行为明显上升。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84家公募业务机构(包括券商资管)发生过247次自购行为,累计资金高达32.45亿元,比2017年的23.26亿元(61家公司共自购146次)增加39.51%。其中,自购的股基为4.25亿元,混基10.41亿元,债基17.58亿元。具体看,广发基金、创金合信和银华基金自购行为都在10次以上,而中银国际证券和易方达基金等6家公司的自购金额超过1亿元。
对于自购行为,有观点说这是“弱市里的营销手段”。有不愿具名的市场人士对记者说:“有一些自购是机构找不到钱或成本太高,很多时候是为了确保产品成立的无奈之举。”
不过这种解读难免偏颇。“机构号召员工和基金经理自购,会起到提升持有人信心的作用。此外,公司也可以利用自购做大产品规模,满足自身的资金理财需求。”上述深圳私募人士认为,自购是公司拿出了真金白银,至少说明公司非常重视该产品,它将基金公司和持有人的利益绑在了一起,不能说是营销手段,更多还是为了提振持有信心。
另外,上述华南公募人士说:“自购资金一般源于基金公司的自有资金,如公司资本金、固有资金、高管基金经理和员工的资金认购。”根据《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基金管理公司使用上述资金认购基金,其金额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有期不少于三年。这些限制也减少了自购资金的套利动机。
提升管理能力是王道
虽然自购行为能起到提振信心作用,但自购基金的收益优势也并不明显。早在今年11月底,有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普通股基和偏股混基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20.22%和-19.36%,对应的自购类型产品收益率分别为-19.03%和-19.36%,业绩相差并不大。
就个案而言,截至12月27日,某自购份额达到5000万份的股基产品年度累计亏损高达33.49%。另外,深圳某公募旗下一款混基产品成立于去年9月,成立时有效认购户数只有8户,基本是公司股东和员工,募集期净认购金额为1010.1万元。但截至12月27日,该基金规模只有600万元,按照最新净值0.52元计算,该基金今年以来已亏损43.28%。
“自购虽说是出于对自家产品和投研团队的看好,是一种信心信号,但基金公司要想获得市场认可,归根到底还要有经受考验的主动管理能力,以及优异的投资业绩。”上述深圳公募人士直言,只有具备扎实的资产管理能力,才能抓住市场热点和风格转换的机会,也才能有可能给产品寻求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