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1月2日早上,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以下简称“集散中心”)一片忙碌,运菜的商贩、过磅的农户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品种多样的新鲜蔬菜在这里汇集,之后运往全省各地。
批发商户:果蔬品种丰富
冬日的西宁寒气逼人,气温已降至零下13摄氏度,记者在蔬菜区看到,集散中心却是一派热闹景象,从天南地北赶来的果蔬车辆依次进入市场,各类蔬菜被装在纸箱里整齐地摆放在一旁,外地新鲜水果品种繁多,整个市场秩序井然。
当一辆满载蔬菜的大卡车驶入蔬菜区时,离大卡车较远的菜贩开着小货车前来装货,离大卡车较近的菜贩则直接推着带滚轮的电子秤前来称货。十多名搬运工站在近三米高的卡车车厢上往下卸货,有的搬运工将货箱搬至电子秤上称重,有的把称完重量的货箱扛至前来拉货的小货车上。
在蔬菜区,批发商宋志成站在自己的摊位前,不断地摁着计算器,他是集散中心批发冬瓜的经营大户,从广东运来的三十多吨冬瓜刚从车上卸下,生怕这些鲜嫩的冬瓜被冻着,他赶紧拿着厚厚的棉被,在这些冬瓜上盖了一层又一层。“由于天气寒冷,运菜车辆走得稍慢,运一趟要2天至3天才能到西宁。”宋志成说,这一车冬瓜,有的销往蔬菜店,有的被送往饭馆,十几天就能卖完。遇到节假日,卖得会更快一点。临近中午,集散中心人来人往运货忙,一箱箱砂糖橘、香蕉等水果从大货车上卸下,再由搬运工转运到其他货车上。在水果区,批发商刘超忙着招呼前来购买水果的顾客,“这段时间生意都很好,砂糖橘、苹果、梨等水果特别畅销。”刘超告诉记者,除了苹果、梨等国产水果销量好,像车厘子等包装精美的进口水果也非常走俏,深受市民喜爱。“临近春节,销量还会陆续增长,我们已经备好了充足的货品,以便满足市场需求。”刘超说。54岁的刘超是安徽亳州人,来青海做生意已经有20年了,当初的一间小铺面,经过多年的打拼,如今已发展成规模。除了这间店铺,他告诉记者,在集散中心二期,他还有一车从广西拉过来的3万公斤砂糖橘在销售。
集散中心:每天调运1800吨各类蔬菜
近年来,我省继续推进冬季“菜篮子”工程,在市区蔬菜主产区修建多功能储藏窖,做好蔬菜直供基地建设。进一步落实好扶持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设施农业发展,不断提高农副产品自给率。针对冬季蔬菜供应淡季,精细制定冬季调运储备计划,通过省外基地调运、增加本地蔬菜大棚种植等多种途径,确保市场蔬菜有效供给。
“公司组织商户从甘肃、山东、四川、云南、河南、陕西等省运输蔬菜到集散中心,从集散中心销往全省各地。目前,集散中心每天调运1800吨各类蔬菜,以满足市民需求。”西宁农商投资建设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琳说,此外,与西宁及周边地区开展农产品营销合作,拉动本土农业快速发展,为本地蔬菜销售拓展渠道;按照市场实际需求,加大蔬菜储备库存力度,将市场销量大、需求多的蔬菜及时投放市场,向储备库补充新鲜菜品。截至去年底,根据市场实际需求,累计调运各类蔬菜67.52万吨。其中本地菜11.12万吨,占比达25.4%。
为了保证蔬菜供应量,从去年10月15日起,西宁农商投资建设开发管理有限公司组织商户加大蔬菜供应量,现在每天的蔬菜供应量上涨2%,蔬菜供应量的增加,起到稳定菜价的作用。今年引进蔬菜的品种也有20多种,丰富了市民餐桌。
集散中心作为西宁乃至全省的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对稳定菜价起到很大作用。赵琳说,公司除了每天调运1800吨蔬菜以外,还向西宁市区130多家平价蔬菜店供应13吨的多品种蔬菜。根据西宁市商务局等部门的组织和要求,在重大节假日期间,还推出水产品等其他品种的平价农副产品。目前,根据西宁市商务部门的要求,准备冬春蔬菜的调运和储备工作。
入冬之后,今冬明春蔬菜储备、调运工作再次提上议事日程。西宁市商务部门也以保障供应、稳定物价为出发点,积极做好蔬菜、水产品、肉类的储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