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不懈奋斗,营口市老边区解放思想有了新突破,高质量发展再谱新篇章。2018年,老边区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7%,多项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
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老边人一张蓝图干到底、党政同责干到底的坚持。用老边区委主要领导的话说,“与其苦熬,不如苦干”体现为“新官理好旧账”的担当作为,“不等不靠不绕道”的发展志气,全区上下“问题解决一个少一个、项目干成一个多一个”的工作实绩。
如今,“城市向东,生活向好”“天辽地宁新营口,水环绿绕秀新城”正一天天走向现实。
动真碰硬 突破营商环境困局
或因为政策兑现没到位,或因为配套建设拖后腿,或因为后续资金没跟上,过去,老边区曾出现一些停摆项目,有的项目甚至建好了厂房、安装了设备,就差“最后一公里”的瓶颈没突破,迟迟不能释放效能,导致解困难。
鼎际得石化新上项目解决土地问题,人民医院项目解决双回路供电问题,向阳催化剂解决排污管线的铺设及道路修缮问题,风光化工解决企业用水问题……2018年,老边区为企业解决29个遗留问题。数据上的体现是,协调融资贷款近亿元,企业减税2.9亿元,7户企业节约用电成本3000多万元,全年软环境诉求满意率达到100%。更重要的成效是,大量闲置资源有效盘活,沉睡数年的项目全速推进,投资呈现回流趋势。
在这一过程中,老边区政府主要领导每月至少召开三次项目调度会,每个部门“谁的任务谁领家去”,自上而下盯得死、逼得紧、抓得狠、抠得细。31名区级领导、7个项目帮扶团队与70个重点项目精准对接。经过600多次的对接调研,全区最终梳理出投资者自身无力解决的瓶颈问题38个。
项目停摆,资源闲置,是对软环境的硬伤害,是对政府诚信的破坏。啃不啃“硬骨头”,是对敢担当、有作为的考验;啃不啃得动,是对决策力、执行力的检验。难题一个一个解决,不仅提振了投资者信心,也消除了干部队伍的畏难情绪和消极心理,激发出工作的新状态。
一个下足功夫的干部群体,一寸一垄开辟新空间。老边区把闲置土地、闲置楼宇、闲置厂房、烂尾楼看作发展路上绕不开的坎。猛药治沉疴,老边区将“三闲一烂”范围扩大到所有烂尾工程,去年清理盘活9宗共65.8公顷闲置土地、6处共4.2万平方米闲置厂房,嫁接了近20个新项目。
一个争气、争先的干部群体,一招一式再造新流程。审批事项“网上办”比例达到100%,139项行政职权全部划转到大厅集中办理,103项行政许可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减至40个工作日,提速80%,企业申办平均用时节省87%。
营商环境从文件变成遇水架桥、逢山开路、知难而进的实践,项目签约落地、报建开工速度明显加快。去年,老边区开(复)工千万元以上项目10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8个,新签约项目41个,引进国内实际到位资金23.48亿元。
创新驱动 加快转型升级
钢铁是老边区的工业徽标,一区的工业系于几个龙头冶金企业,经济指数的增减也系于企业的兴衰。为此,老边区主动作为,助推企业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
2018年,在老边区经济版图上的几大钢炉贴上了“笑脸”。全年满负荷生产的五矿中板、营口钢铁两家龙头企业预计实现产值332亿元,增幅在60%以上。钢铁企业贡献了23.5%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飘红的背后,有产品价格上涨、销路好的外部因素,更得益于过去几年老边区和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调整产品结构。
在市场压力下,老边区帮扶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营口钢铁过去两年陆续建成目前国内钢铁企业中最先进的150兆瓦高温超高压煤气发电机组和100兆瓦高温超高压煤气发电机组,用电自给自足降低了成本,还投资1亿多元进行制氧机工程技术改造,投产后可新增产值1.5亿元。五矿中板去年投资11亿多元实施炼钢产品优化升级改造,投产后可新增产值5亿元。这些项目在政府帮扶下,快速落地落实,让企业在市场上抢占了先机。
在环保压力下,老边区积极配合企业打通绿色生产的转型之路。营口钢铁投资3408万元进行回转窑球团脱硫环保改造项目、投资7024万元进行污水处理和粉尘料场治理环保改造项目,五矿中板投资1.94亿元进行炼铁厂环保设备改造等项目。这些项目建设牵涉发改、土地、安监、环保、电力等多个部门,最终在政府的帮扶下落地。
上述项目快速落地达产,是老边区坚持市场导向和问题导向,提高工业发展质量、效益的积极主动作为,并取得明显成效。
#p#分页标题#e#去年,老边区钢铁、化工、汽保装备三个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明显,产业集群收入实现487亿元,同比增长29.8%。老边区认清自己、厘清发展思路:在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要“吃”好老产业“这碗饭”,还必须扭住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的“牛鼻子”,且持续发力。
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通过精准营销找到了转型升级之路,纷纷针对不同客户需求进行定制生产、合作开发,配方产品更新换代、应用范围不断拓展,营创三征的三聚氯氰、向阳科化的催化剂产品占据国内市场90%的产品份额。100多家企业围绕龙头铸链条、建集群,老边汽保产品的国内市场覆盖率超过80%,出口份额占全国的40%,汽保基地获批为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扬优成势,老边新型工业化进程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提速。
产城融合 催生新生活圈
哈大高铁站、沈大高速口、兰旗机场均在老边区,“站前效应”汇聚诸多都市元素。历经多年的开发建设,营东新城从蓝图走进现实,那里有宽阔笔直的街道、园林式的绿化布局、现代时尚的广场、充满诗意的住宅小区。
2017年10月,老边区90%的行政机关和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迁入营东大厦,可看作营东新城成熟的一个标志。大厦入驻单位59家,机关单位和办事大厅同在一座楼,1419名办公人员在这里直面群众检阅。
一批重大基础配套项目成为新城“地标”,一度成为营口市重大新闻:百年名校营口市高级中学迁入营东新城,整合营口优质医疗资源的营口人民医院100天建成、开诊,停摆5年的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全面复工。
完备、优质的城市功能升温了楼市。几年前一平方米三四千元也鲜有问津的住宅,如今卖到六七千元还销售火爆,医院附近的临街门市开盘就抢购一空。30个建成的住宅小区,平均入住率超过七成;“十三五”初期确立的142万平方米去库存任务,现在仅剩26万平方米;房企进场热潮重现,投资8.8亿元的天赋商住综合体、投资6亿元的林昌第五郡、投资4.6亿元的未来城项目在新城落地。
白天是建设的繁忙,夜晚是璀璨的星光,悄然间,营东新城居住人口已达14万人。
空间拉开、人潮涌入,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锚定新城的宽阔平台,居然之家、汽配城、强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已经建成,天赋五星级酒店加快推进,投资30亿元的爱琴海主题购物公园、投资10亿元的红星美凯龙即将登场。以高铁站为中心,连接南北两头的休闲度假村和认养农庄、旭泉生态园、东岗子葵花小镇、野草河湿地公园等项目串起“离城市最近”的休闲旅游“黄金链”。
老边区委、区政府认为,到新城区“开枝散叶”是老边区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不能一走了之,老城区不能不管,那里是老边人民的“根”。老边区投资2.9亿元修建北营线互通式立交桥,投资6380万元整修渤海大街东段,投资2500多万元建设营东新城路网、泵站和桥梁。日臻完善的交通体系成为“大动脉”,消弭时空距离,促进新老城区融合发展,联动历史和未来。
从老边区的新城与老城,到老边区与营口市主城区,都已进入“同城时代”。
成果惠民 提升“幸福指数”
小区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5.53亿元建成的回迁小区迎回“房东”,18个小区的不动产登记问题得到解决,数万家庭“忧居”变“乐居”;改造7.5公里供暖管网,新增70万平方米热源,老城区百姓房暖心更暖;新城老城机声隆隆。大路网高标准规划施工,黑臭水体集中整治,幼儿园异地新建,让人满心期待。
新农村面貌欣欣向荣。投入3600多万元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改厕225座……
在一系列“刚性指标”后面写上正确的答案,老边区完成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中的民生答卷。
去年,老边区主要指标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3亿元,增长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3亿元,增长14.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亿元,增长18.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6亿元,增长26.8%。这是能够带动就业、提高百姓收入、改善民生的经济增速,老边区委、区政府回应群众期待,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群众,和群众形成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
#p#分页标题#e#通过一手抓企业运行、一手抓项目推进,老边区努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让“饭碗”多起来、“腰包”鼓起来,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0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4%以内。
提高生活水平,尤其兜住“底线”。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产业脱贫项目,5个产业脱贫项目完成收益分配100多万元;新农合与大病保险“一站式服务”,参合人数突破5万人,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900多万元,困难特殊群体救助机制不断完善。
“实在”发展,税收入库,73.3%的可用财力倾注民生,11项重点民生实事扎实推进,百姓在环境变化和幸福感自豪感提升中见证老边区的发展。
横在老城区南部出入口的铁路线,多年来每天数次堵塞交通,老边区实施北营线互通式立交桥和龙山大街平交改立交项目建设,“大门槛”的困扰将一去不返。为大众创业削门槛、搭平台,老边区在营口市率先实行商事登记、公章刻制、税务登记、银行开户“四大项联办”,一趟全办完。
坚持教育优先,老边区进入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区行列,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补齐需求短板,农贸批发市场等业态的项目建设提上日程;狠抓生态环境,去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监测天数的89%。
如今的老边区,已经让百姓看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希望。
(责任编辑:冯庆洋)
相关报道
>>返回频道首页 返回本网站首页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
iPhon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