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吗在吗?快点起床薅羊毛!拼多多平台4角钱充值100元话费!”拼多多平台出现一个巨大漏洞,用户可以领取100元无门槛优惠券。对此,拼多多回应称,有黑灰产团伙通过一个过期的优惠券漏洞盗取数千万元平台优惠券,进行不正当牟利。目前,拼多多已经收回了用户领取且尚未使用的优惠券,并给予“5元无门槛优惠券”的补偿,同时向入驻商家发布紧急通知,百元券不能用来抵扣商品。(1月21日《北京青年报》)
把所谓针对电商平台的优惠活动进行不正当牟利的现象,归咎于恶意薅羊毛,多少都有言过其实的成分。客观而言,他们利用的大多不是平台管理漏洞,更不是平台安全漏洞,而是平台优惠活动规则设计的缺陷,如拼多多优惠券派送不对具体用户领取、使用等设限,出现反复领取、囤积是意料之中的事,即便这其中有道德恶意的成分,也都是平台营销所应考虑的风险,而不能靠消费者的道德自觉来弥合。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所谓“薅羊毛”现象,平台“悔诺”正在成为普遍选择,如2018年4月,小米旗下电商米家有品出现漏洞,有用户以0.01元的价格购买到了原价为599元的无线手持电动擦地机,有用户更是连续下单几十次,花费还不到1元。对此,小米表示,“原有价格无法发货,将取消订单,并赠送20元仅第三方可用的优惠券作为补偿”。此次拼多多同样祭出了“作废”的策略,用“5元无门槛优惠券”进行象征性的补偿。
如此“悔诺”就好比平台告诉消费者,你在活动中可以享受很大的优惠,然后再解释搞推销的讲错了,优惠收回,给点象征性的补偿。事实上,对于消费者来说,平台无论是规则设计出错,还是内控出了漏洞,都与自己无关,自己的热情是冲着营销来的。毫无疑问,无论是所谓黑灰产团伙的“薅羊毛党”是否存在,单方改变游戏规则,都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戏耍。
应当看到的是,平台相对消费者有更强的规则主动权,各类互联平台的红包大战、优惠券大战之类的营销活动,具体的优惠并不只是消费合同那么简单,更是变相的广告,目的是增强用户的黏性,扩大平台的影响力,是市场竞争的一种手段。如此语境下,并不排除“薅羊毛”可能成为合理悔诺的外衣,一边用令人咋舌的优惠快速吸引流量,一边又利用规则主动权大幅度减少营销的成本,让应对“薅羊毛”沦为幌子,变成借力不正当竞争的手段。
无论如何平台都应当谨守诚信的底线,针对优惠活动可能出现的漏洞,不能靠悔诺来善后,牺牲诚信的消费信任,而应把更多的风险防控于前,减少漏洞的发生。更重要的是,平台还应改变低价、优惠单一竞争方式的依赖,把更多的精力与资源都投向改进对商家的质量监督管理与运营上,提升服务品质与口碑,从根本上赢得消费者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