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成都)列车驶向远方。白桂斌摄
锦城观察
近日,成都国际铁路港连续迎来两件“喜事”:青白江海关正式挂牌成立,2019年“蓉欧+”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宾朋满座。
两件事,紧扣一个关键词——中欧班列(成都)。
在1月18日召开的2019年“蓉欧+”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来自全球的合作伙伴们说,中欧班列(成都)如一辆开往春天的班列,既驶向其自身业务的繁荣春天,也驶向各方合作的美好春天。□本报记者 陈碧红
通道再“升级”全面提升海外服务能力
“质”,将是中欧班列(成都)在2019年的关键发力点。
成都国际铁路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俊波透露,今年,成都国际班列将通过新增境外站点、市场化定价、班列实时盯控、共同经营线路等方式全面提升竞争力。“从以低价吸引客户,到通过提升班列开行的品质和服务质量来争取市场、赢得客户。”
按计划,今年中欧班列(成都)将对“四向拓展”国际物流通道进行全面“升级”:
向北,重点围绕木材贸易需求,提供运贸一体化服务。今年将新增境外10个装车点,以覆盖俄罗斯远东木材主产区。
向西,中欧线重点提升物流节点的集散能力,新增鹿特丹、根特、波兹南、安特卫普等欧洲传统货源集散地;中亚线重点依托与中亚的家电、粮食、油品等贸易需求,定制化开行直达阿拉木图、塔什干、奇姆肯特等地的班列。
向南,以经钦州港至东南亚的铁海联运班列为主线,开行经广西凭祥市全程铁路出境至越南及经广州港出境的铁海联运班列,形成“一主两辅”陆海大通道。
向东,利用“蓉欧+”通道,强化连接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等地区,打通辐射日本、韩国、港澳台地区的东向铁海联运大通道。
国内端今年则重点提升各主要城市如上海、青岛、广州等蓉欧营销揽货网点的服务能力,提高国内端物流操作能力。同时,深化与省内泸州港、宜宾港,长江主要港口宜昌港、武汉港,以及沿海港口的合作,为进出川货物构建起运输快捷、费用经济的多式联运通道。
开放资源 以合作带来合力
“一个是海上巨无霸,一个是陆地巡洋舰,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走到一起。”近日,在谈及借助中欧班列(成都)拓展海外市场时,中远海运物流有限公司项目物流部总经理刘盛做了一个有趣的比喻。
去年7月30日,中远海运与成都市政府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多式联运中心示范工程、海外延伸服务等六大领域开展协作,全面构建以物流为核心的全球供应链服务。
刘盛透露,借助各自在全球网络布局的优势,双方不仅相互打通了国际通道建设的盲点,更在端到端领域延伸出了仓储配送、信息服务等全程供应链解决方案,真正做到全球性的“门到门”服务,也从中获得了对方庞大的客户群体资源。
与中远海运的深度合作不是唯一。在2019年“蓉欧+”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多家海外物流企业被授予“蓉欧+”最佳合作伙伴奖。
共建通道,共享红利,中欧班列(成都)对市州经济的辐射服务更为直接。
去年5月,内江与成都国际铁路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蓉欧+”东盟国际班列内江基地,助推内江现代综合物流港加快建设;去年8月,首趟载着广元产品的中欧班列从成都驶向德国,15天抵达目的地,打破了原来耗时1个月以上的物流瓶颈;不久前,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和成都签订多项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依托中欧班列实现园区共建、产业互动,包括冷链物流配送中心、跨境电商产业园等一批项目正加快落地。
而在过去一年里,攀枝花的水果、安岳的柠檬、温江的花卉等也搭乘这趟班列走出国门,省内货源比重首次达到60%。
产业链纵深发展 从物流向贸易投资延伸
通过创新集拼集运模式,实现了集装箱由必须成列发运到成组拼装快运的转变,在提高列车重载率的同时降低了运行成本;通过创新多式联运“一单制”,实现了货物“门到门”运输“一次委托、一口报价、一单到底、一票结算”,有效提高了外贸交易的便利性……
2018年的这些创新,为提升成都国际班列的市场竞争力注入了活力。但国家高端智库专家、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王国文认为还远远不够:“不仅要做运输,还要拉长产业链,比如参与贸易、投资等环节,向供应链发展,这样才能最大程度释放物流通道的潜在能力。”
#p#分页标题#e#在他看来,当前国内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众多,谁能最先把班列的效应用于一个区域经济的产业集群建设中,最早形成市场的经济模型,谁就占据了主动权,“通过政府出台规划进行引导,由此带动产业进来,这是我们当下需要做的。”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也持相同观点。他认为,中欧班列当前需要向经济方向转型和发展,要进一步高度整合设施、拓展服务网络,并在枢纽设施的基础上培育各种业态,形成能把要素串接起来的产业系统,推动枢纽与城市功能深度结合,发展高品质的枢纽经济。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争取成都铁路港、泸州港等建设国家开放口岸;打造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参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踊跃参与国际战略通道、国际供应链体系、国际投资贸易平台和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承载着一个个重大期许,作为开放“先锋者”的中欧班列(成都),再一次鸣笛启程。
声音
□荷兰物流供应商龙头企业、GVT物流集团总经理罗兰德:
依托中欧班列国际物流通道优势,公司通过人力资源保障、系统软件应用、基础设备和终端分销网络等手段,实现了蒂尔堡场站的高效运营。新的一年,GVT物流集团将强化信息系统建设、新增铁路码头、组建新的铁路运营公司,为中欧班列(成都)贸易企业提供更优质的配套服务。
□波兰Hatrans物流公司总经理郭静雯:
中欧班列(成都)可以说是共赢的,因为它为所有参与者带来了大量好处。不仅“成都造”广销波兰,波兰的商品也通过它运到世界各地。如今,依托中欧班列(成都)我也开始在成都创业,公司主要搭建了两个平台,一个是商贸平台,一个是产业信息对接平台,希望未来有更大发展。
□TCL物流负责人许伟:
我们从2013年起就和中欧班列(成都)展开合作,特别是2017年和2018年以来,货运量分别增长了50%。对企业而言,不仅最大限度避免了空运的高价运输费用,也进一步提升了海外客户的满意度。预计明年随着公司订单的增长,会和中欧班列(成都)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我们为它点赞。
记者 陈碧红 整理
编后
开行五年多来,中欧班列(成都)给这座城市及其产业带来诸多变化,自身也在积极探索创新。
不过,当前各地中欧班列的比拼,已经从冲刺开行数量转向提升开行质量。新的起跑线上,探索新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已成为成都国际铁路港新年的“必答题”。
如何“找准路径”?刚刚公布的2019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给出答案:推动设立成都国际铁路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综合保税区,规划建设“金青新大港区”。
据悉,目前“金青新大港区”的规划已在紧张拟定。顶层设计引领下,以中欧班列(成都)为引擎,成都国际铁路港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有望进一步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