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萨斯刚刚上市了入门级SUV车型UX,26.8万元的起售价超过了同级别的奥迪Q3,只比奔驰GLA便宜了1800块钱。根据雷克萨斯的一贯套路,这个价格应该是“听取”了经销商意见的结果,但是现在有一个疑问——经销商变着花样规避监管、加价售卖ES的现象,雷克萨斯听说了吗?
“ES现在全系没车。想订购的话,定金2万,另外还得选装一个8000元左右的‘套餐包’,今年三四月份可以提到车,如果不选装‘套餐包’,无法确定提车时间,可能半年后,也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当你打通某一线城市雷克萨斯4S店的电话,会发现上述说法已经成为“话术”,各个经销商正在肆无忌惮地通过各种手法“加价”售车。
这是公开的秘密——换句话说,雷克萨斯的官方指导价体系已经崩塌,彻底沦为摆设。
这合法吗?
再进一步的说——雷克萨斯对此知情吗?
早在2017年7月1日施行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第二章第十条对此做了明确规定——经销商应当在经营场所以适当形式明示销售汽车、配件及其他相关产品的价格和各项服务收费标准,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销售或收取额外费用。
但这一条却被雷克萨斯置若罔闻——也难怪近日一条流传甚广的短视频中,某售卖平行车的网红老板在谈到雷克萨斯的加价销售行为时,直接大爆粗口。
ES加价卖车被吐槽
近日财经网汽车在一条超过10分钟的视频中看到,某经营进口车业务的网红在一档自制节目中,吐槽雷克萨斯ES加价卖车蛮不讲理,“你去买雷克萨斯ES,对方说加3万,你刚有点不满,对方马上说加5万”,而且他还认为雷克萨斯的这种行为涉嫌违反相关规定。
在视频的最后,该网红以一首歌的形式,对雷克萨斯大爆粗口。
就视频中有关内容的真实性,包括描述的雷克萨斯加价现象是平行进口车还是传统4S店所为等问题,财经网汽车辗转联系到该网红所运营的账号,根据工作人员的指引,通过私信方式给该网红发去了采访提纲,但截止发稿未能获得回复。
但该视频继续在各大平台发酵。
截至1月23日,该条有关雷克萨斯“明码加价”的视频在某平台上的播放量已经超过11万次,点赞2720,评论近千条,转发也有30次。
在另一个社交媒体平台,这条视频播放量也接近9万次,下方有260多条评论、100多次转发和超过500个点赞。
而在搜索引擎中输入“雷克萨斯加价”关键字后,相关显示结果高达343万条。
“明码加价”普遍存在
在联系这名网红汽车销售商未果后,财经网汽车随机选择了某个城市的几家雷克萨斯的4S店,对于视频中所说的ES车系的加价行为进行了探访,发现加价行为基本属实。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多数4S店并不是直接“加钱”卖车,而是要求消费者购买“选装套餐”,里面包括脚垫等一些小物件,或者是一些贴膜、镀晶之类的新车装饰等,“套餐”的价格多数在8000元左右,最低的是5000元。
另外,也有4S店要求在店内购买保险。
对于“能不能裸车价(雷克萨斯的官方指导价)提车”的问题,4S店表示不可能。
在前述网红视频下方的留言中,有用户提到某个雷克萨斯4S店不存在加价售卖ES车系的行为,财经网汽车查询到该店电话后,联系到相关销售人员,对方表示的确没有强制要求客户购买装饰套餐的行为,但是ES预订状况非常火,指导价订车的话只能等,提车日期不确定,“但如果选装套餐客户中有退订单的,新的客户接受这个订单的同时,也必须接受选装套餐”。
“加价”并不合法
在财经网汽车核实有关雷克萨斯ES加价卖车的过程中,有两个关键词——“供求关系”和“合法性”。
在前述汽车网红发布视频的下方评论中,有用户称“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其他品牌的车不加价还经常优惠,但是你买吗?”
类似的看法还包括“应该由市场决定价格,这才是市场经济”等。
对于上述论调,有用户当场进行了反驳,称“加价不合法。(这里)讲的是合法问题,不是供需关系问题”。
#p#分页标题#e#就雷克萨斯等品牌的加价卖车怪象,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志勇认为,“加价销售”是个老掉牙的营销策略了,但更多时候的确取决于供求关系的变化。
但是他强调,对于加价销售的现象,有关部门已经多次说过,(加价)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对于消费者来说,买车时遇到不合理的加价行为,如果有替代车型的话,可以选择放弃购买加价车型,当然也可以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只是投诉对于消费者来说过程太过漫长,时间成本巨大,消费者的诉求很难在短时间内及时获得解决,而且消费者是奔着买车这个目的来的,并不是为了投诉而投诉”。
知名律师、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认为,消费者在买车时遇到的加价销售情况,“比如那些选装套餐和装饰套餐,或者店内购买保险等,实际上属于强制搭售”。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搭售商品是不是提醒了消费者?消费者是不是对搭售情况足够了解?
“如果消费者并不了解搭售情况,商家就把这些选装套餐的价格加到了车价里,消费者就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
但是如果消费者了解这种搭售情况,那就属于认可此种情形,“就不叫强制了”。
财经网汽车查询发现,在《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的第五章32条,明确规定违反本办法第十条(涉及加价销售行为等)等情形,由“县级以上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给予警告或3万元以下罚款”。
都是产能惹的祸?
对于雷克萨斯ES的加价销售,一位熟悉雷克萨斯4S店事务的人士表示,两个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一是作为原装进口车,产量有限,在市场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二是雷克萨斯对于经销商的管理非常严格,其中包括对车源的控制,“一旦发现配给某个4S店的车通过一些渠道流到了其他地区,将会面临严厉的处罚”,(在车源稀缺的情况下)经销商当然愿意多卖钱。
对于所谓的产能问题,公开报道显示,在2016年雷克萨斯九州工厂的产能就达到了每年35万辆,据说出口到中国的车辆中90%来自该工厂。
到了2018年,又有资料称九州工厂的日产能为1816辆,以此数据粗略估算的话,这个工厂的年产能已经扩大到了大约47万辆左右。
在2018年度,雷克萨斯在华的销量刚过16万辆——由此可见,九州工厂的产能尽管面向的是全球市场,但也足以应付其在华高达21%的销量增幅。
上述报道还显示,雷克萨斯中国前执行副总经理江积哲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把雷克萨斯车辆从九州工厂船运到上海港或者天津港,只需要2天,“物流成本并不算高”。
这表明,无论是雷克萨斯的产能,还是物流,都有标准流程可循,供应紧张的说法在逻辑上并不成立。
虚妄的“客户第一”
2017年8月,雷克萨斯前副总经理郎立新曾表示,相对于销量数字,雷克萨斯更看重的是数字背后的意义,一方面是数字之上用户的满意度,另一方面是用户、经销商、厂家之间的平衡与共赢。
2018年8月,雷克萨斯中国市场推广部部长陈忱在接受采访时,具体解释了雷克萨斯的“经营观”——客户第一,经销商第二,厂家第三。他还透露在全新一代ES定价过程中,经销商提供了很多意见,“而经销商的意见其实也代表客户的意见”。
陈忱认为这要归功于“雷克萨斯沟通体制的特殊性”,并同时对雷克萨斯经销商的“信心指数”在豪华品牌中位列榜首表示“欣喜”。
雷克萨斯曾经在此前接受财经网采访时称,让雷克萨斯成为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的品牌是其不断努力的方向,但是会“审慎”地考量消费者的反馈和建议,并在产品、运营、服务等各个链条,反映其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和解读。
就雷克萨斯崇尚的“客户第一”理念和近期ES加价销售互相矛盾的问题,财经网尝试联系雷克萨斯相关负责人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未能获得回应。
“饥饿营销”或是双刃剑
在雷克萨斯ES加价卖车、搭售卖车的过程中,有一个“幽灵”若隐若现——饥饿营销。
正如前文所言,这是并不新鲜的玩法,却因惊人的吸金能力曾在多个汽车品牌出现。
但随着市场成熟以及消费者逐渐回归理性,加价卖车虽然有,但没有那么明目张胆了——尤其是《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明确禁止加价销售之后。
#p#分页标题#e#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雷克萨斯在低迷市场环境中依靠产品力跑赢了大市,还能通过“变通”实现加价销售的目的,攫取了巨额利润。
曾有媒体对此进行过公开评论,认为过度的“饥饿营销”,意味着人为拉长的销售周期,这会给那些行动迅速的竞争对手留下“截胡”的市场机会,而且(饥饿营销)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对市场环境、品牌、车型、技术甚至是营销传播等都有极高的要求,是一柄双刃剑,玩不好就会搞砸。
这篇文章认为,对于“饥饿营销”来说,事与愿违才是正常结果。
结语:
雷克萨斯正处于自己在中国市场的最好时代,但是如何向消费者解释ES的加价销售、捆绑搭售,就要看其在“客户第一”背景下自圆其说的本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