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几天就是大年三十儿,很多人开始布置年货,安排起假期行程。但并不是所有的年货品质都过硬,所有的商家都凭良心经营,稍有不慎很可能会迈入消费陷阱。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总结了春节消费防“坑”秘籍,同时提醒市民在节日期间理性消费,增强防范意识,过一个欢欢喜喜的大年。
促销套路:白酒原价比打折价还便宜
为促进春节消费,商家们推出了层出不穷的打折促销活动,让人目不暇接。去年春节期间,市民李先生在超市看到某品牌白酒正在开展促销活动,促销价每瓶12元,李先生便购置了一件该品牌白酒。几天后,李先生再次到该超市购物时发现,他买的这款白酒已无促销活动,恢复正常销售,但其销售价格却为每瓶9.9元。
防坑秘籍:别跟风抢购廉价打折商品
商家促销活动绝大部分是价格战,比如先提价再打折,以多买多送、返券等以偏概全的让利形式,诱导消费者多消费、循环消费。市民在购买年货及其他消费品时,应注重对商品品质的追求,不盲从、不跟风抢购廉价、打折商品。同时,要留意商家的促销信息、时间范围和限制条件等。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后要主动索取票据证明并妥善保管。
餐饮套路:坚果果盘过年价格翻番
春节期间,很多酒店推出了年夜饭套餐,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了服务费、餐品质量、短斤缺两、抬价宰客等消费问题。去年,张女士一家在酒楼吃年夜饭时,一坐下服务员就端来一糖果盘,装有开心果、瓜子等。一家人都认为这是酒店在春节期间赠送的坚果果盘。结果买单时,张女士才发现坚果果盘实收费68元,比平时翻了一番。
防坑秘籍:尽量弄清每道菜的价格等
市民预订年夜饭时,尽量选择自己熟悉、口碑良好、诚信经营、安全可靠的饭店;主动了解特殊收费项目,包括果盘费、开瓶费、餐具费等,最低消费、包间费已被列入禁令;最好能够实地挑选菜品,不要被花哨的菜名迷惑,尽量弄清每道菜的名称、内容、规格、价格等;注意保留预订协议、单据、发票等证据,如果发现商家存在“霸王条款”等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预付套路:办卡半年健身房还没开业
春节期间,许多商家会推出办卡活动吸引消费者,内容涉及购物、美容美发、健身、洗车洗染、儿童教育娱乐等。市民于先生很喜欢健身,去年春节期间,参加多场聚会的他觉得自己的体重有所增加。陪朋友逛街时,在某健身房销售顾问的“软磨硬泡”下,于先生在该健身房尚未开业时就办理了一张预付卡,交费3500元。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承诺很快开业的健身房,经过了半年后还没有装修完工。健身房对于先生请求退款的要求也不理不睬。
防坑秘籍:每次充值的金额不宜过大
春节期间,消费者在办理各种预付费、消费卡时要谨慎。应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商家,详细了解商家的资信情况,每次充值金额不宜过大;对相关服务内容要进行书面确认,最好签订书面合同或录音录像,仔细审阅合同条款,明确适用范围、期限、功能、退卡条件,预防其中显失公平的内容,避免个人信息被过度采集;协议、发票、刷卡单据等凭证要妥善保存。
回馈套路:骗完老人巨款后失联
每逢节日,不法商家常以“感恩回报”、“免费抽奖”、“馈赠礼品”等为诱饵,组织老年人参加招待会、健康义诊、专家讲座等集会营销活动,通过虚假宣传诱导老年消费者购买保健品、玉石床、医疗器械等,有的不法商家在骗取老年消费者巨额钱款后,以回家过年为托词,从此杳无音信。
防坑秘籍:参加答谢会前务必三思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消费者,在参加此类感恩答谢会前请务必三思,避免上当受骗。
旅游套路:网订宾馆却被告知没房
去年春节,田女士和一家人选择前往外省过年。为了方便出行,田女士在当地包了一辆车,结果出现了很多问题。由于田女士还提前在APP上预订了宾馆,结果一家人到达宾馆后却被告知房间没有预订成功,一家人花费了好几个小时临时去找房间。
防坑秘籍:避免商家捆绑销售陷阱
选择跟团游的市民应尽量选择有合法资质、规模较大、信誉较好的旅行社;切忌一味追求低价,提防低价旅游高价兜售保健品、全程购物游或暗含种种额外收费项目;要到旅行社营业场所签订旅游合同,对行程安排、酒店标准、购物次数、收费项目、违约责任等作出明确约定,避免日后发生纠纷;旅行中对导游推荐的药材、金银玉器等,要谨慎购买,并留好购物凭证;选择在线旅游平台预订酒店、机票、车票时,结算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是否存在替消费者勾选不必要服务项目的情况,避免商家捆绑销售陷阱。
家政套路:家里干净了家具却坏了
#p#分页标题#e#春节前夕,雇请家政保洁的需求增加。市民鲁先生请了个打扫阿姨,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家里的卫生打扫干净了,家具却遭到了损坏。原来,打扫的时候,鲁先生并没有在现场“盯人”。负责打扫的阿姨离开后,鲁先生检查时才发现,真皮沙发在打扫后被刮了一条很长的痕迹。可事后打扫阿姨的电话打不通,鲁先生多次跟家政公司反映问题,也没有得到明确回复。
防坑秘籍:入户前签订相关服务协议
节前打扫时,应选择有正规经营资质的家政公司,并明确家政公司是否给工人购买了人身保险,以免出现纠纷时消费者承担不必要的损失;签订书面合同应尽可能将条款细化;不轻易向家政服务公司交纳“定金”、“押金”之类的费用;最好按次付费,并向家政公司索要发票、留存协议。同时,选择“网约家政”服务的市民,最好在家政服务人员入户前,与其签订相关服务协议,约定双方的权益与义务。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方月宁
(责任编辑:田晶)
相关报道
>>返回频道首页 返回本网站首页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
iPhon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