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市政协委员热议“权健事件”:应作反面案例警示老年人
据北京青年报1月15日消息,去年底,“权健事件”引发众议。因为误信一家名为“权健”的公司的宣传,患癌女孩周洋停止化疗,改为服用权健的“抗癌”产品,最终不幸离世。2019年1月13日,天津权健公司束某某等16人被依法批准逮捕。连日来,在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间隙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市政协委员们就保健品市场的乱象及其治理支招。
“对保健品宣传涉嫌虚假广告的追查不应点到为止。应当对生产商和经销商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一并追查。
——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名谦律师事务所主任马元颖”
关于“权健”的推广:自媒体广告令人担忧
综合维生素、安神补脑液、清肠排毒茶……五花八门的保健品让人眼花缭乱,它们究竟有哪些效果?是否可以取代药品?不少政协委员对这些问题表达了看法。
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副主席李志起说:“保健品、药品、功能食品和食品之间是有明确界限的,但是很多老百姓不了解四者之间的区别。”他认为,老百姓辨识不清与相关部门对保健品范围宣传不够有很大关系。“广告法和保健食品条例有明确约定,但是因为科普力度不够,很多老百姓习惯上认为保健品是有功能的,甚至认为它是能治病的,这种观念根深蒂固。”
还有政协委员认为虚假广告也加深普通居民对保健品的“误解”,一个普通鞋垫可以对治疗罗圈腿、心脏病、前列腺炎有奇效,一瓶有效成分和果汁无异的“本草清液”还可以“排毒”,这都让消费者容易因为不良商家的虚假宣传掉入陷阱。
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名谦律师事务所主任马元颖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并没有关于保健食品的相关法律法规,容易被商家利用这一点在宣传上夸大其词。市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王润泽更担心自媒体广告。他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权健最初就是通过自媒体,熟人之间的传播,这样更容易“深入人心”,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他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对自媒体、社交媒体在广告营销方面的监管。
马元颖建议,对保健品宣传涉嫌虚假广告的追查不应点到为止,在有证据证实经销商的虚假宣传行为系经过生产商授意,或者经销商的虚假宣传行为与生产商获取巨额利益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的情形下,应当对生产商和经销商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一并追查;经查实的,一并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或者行政责任。
“可以从权健开始,作为一个典型案例,企业造假或者过分夸大宣传就要罚到倾家荡产,起到震慑作用。
——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副主席李志起”
对“权健”类企业的监管:建议消协提起公益诉讼
保健品大都采取多渠道销售的模式,超市、药店、网络都可以销售。“由于直销的中间利润差额比较大,所以保健品企业为了获得高利润大多选择了直销模式。”李志起委员说,相关部门此前审批通过了很多直销牌照,但批出去之后的监管没有跟上,实际操作中直销就变成了传销。他认为,保健品行业问题不断主要原因还是执法尺度过于宽松。
“可以从权健开始,作为一个典型案例,企业造假或者过分夸大宣传就要罚到倾家荡产,起到震慑作用。”李志起说,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还需要进一步调整执法思维和处理方式,监管不能以事后发现为主,可以利用大数据主动监管。
此外,针对受到侵害后立案难、维权难的问题,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方桥律师事务所律师赵一凡建议,从消费者协会的角度以群体名义提出公益诉讼。“比如针对某个公众投诉较多的保健品,建立一个机制,以积累人头的方式,达到一定的投诉人数就向公安机关移送线索,不要等有大事发生了才去关注。”
“子女和社会应该给老年人更多关爱,比如带父母出去旅游,帮助他们选择更加健康的方式。
——市政协委员、北京旅游学会会长安金明”
“权健”的营销方式:应作为反面案例警示老年人
在保健品的消费群体中,老年人占据了很大比例,但乱象丛生的保健品市场也有很多留给老年人的“陷阱”。事实上,权健也是这种企业。电视剧《老有所依》中有这样一幕,推销员田咪对老人方琼有过各种嘘寒问暖的“攻心”式推销,甜言蜜语、送各种小礼品、去听“健康讲座”,并成功让方琼彻底放下戒备心,一掷千金购买了各种保健品。
#p#分页标题#e#这种场景在很多因为购买保健品而受骗的老人中都十分常见。市政协委员、北京旅游学会会长安金明表示,很多老年人因为保健品最后倾家荡产,与他们的情感缺失有很大关系。“子女和社会应该给老年人更多关爱,比如带父母出去旅游,帮助他们选择更加健康的方式。”安金明说。
市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王成祥建议,医疗卫生领域专业性很强,专业医院还要加强科普,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的保健食品科普,引导他们去正规医院看病开药。此外,市政协委员、房山区副区长廖春迎还建议,对老年人的科普要采取反面案例教学的方式。“给孩子做法律教育他们可能听不懂,但用违法案例去教育他们就通俗易懂。对老年人来说,用权健这样的反面案例,可以让他们提高警惕。”